核心在于合理利用地形和兵种搭配。首先需要确保城市基础建设的稳固,指挥部作为中枢必须优先升级,高级别的指挥部可以解锁更多建筑和科技。兵营和工厂的等级直接影响步兵和重型装备的生产效率,科技中心则能提升整体军队战斗力。资源管理同样关键,控制地图上的资源点并及时通过交易所调配资源是维持长期防守的基础。
防御阵型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兵种特性与地形结合。反坦克炮应部署于森林或掩体后方,利用地形优势延长射程并减少敌方直射火力威胁。坦克部队作为机动力量应置于反坦克炮与炮塔保护范围内,既能快速支援薄弱环节,也能在敌方突破时形成反击力量。摩托化部队适合布置在侧翼,用于突袭敌方远程单位或反坦克炮。步兵单位则适合填充防线间隙,配合固定炮塔形成交叉火力网。
将领的合理运用能显著提升防守效率。优先培养具有防御加成的将领,其技能应侧重提升部队防御力或降低敌方攻击力。将领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需注意,例如搭配具有范围治疗技能的将领可有效减少战损。技能升级顺序建议优先选择对当前防御体系最有帮助的类型,如炮塔攻击强化或部队减伤效果。
侦察机持续监控敌方动向,提前发现集结区域可针对性调动预备队。当敌方采用重坦突击时,集中火力优先消灭坦克单位;若遭遇空中打击,则需快速激活防空炮并调整战斗机巡逻路线。防御阶段不宜过度追求歼灭敌人,应以消耗敌方有生力量为主,必要时可主动放弃外围阵地收缩防线。
将资源建筑分散布置避免被集中摧毁,同时预留应急资源用于战时紧急生产。在防守间隙通过策略卡补充伤兵,如救死扶伤等持续恢复类策略能有效维持部队规模。注意保持至少一支完整预备队,用于应对突发性突破或执行战术反击。这种立体化防守体系需要多次实战磨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