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矿点是资源获取的核心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基地发展和舰队建设。采矿平台是提升效率的关键建筑,初级平台仅需建造1级即可,因其增益效果有限,主要用于过渡阶段。平台覆盖22区域时,工程舰可直接采集范围内资源,无需消耗计划圈,尤其适合远距离矿点。计划圈则更适合近距离矿点,后期高级平台能显著提升采集效率并降低矿点等级要求,但需注意资源消耗与战略布局的平衡。
工程舰等级直接影响采集速度,大型舰效率高于中型和小型舰,但需合理搭配AC721运输舰以扩充仓储容量,减少往返时间。舰船技术值应优先升级仓储和采集速度模块,同时避免将工程舰编入战斗队伍,否则无法获得采矿经验。矿点等级仅影响资源总量而非采集速率,因此初期可优先开采低等级矿点以避免野怪干扰,待中型工程舰成型后再转向高级矿区。
战略地图的运用是定位优质矿区的关键。通过经济模式视图可识别高亮度区域,这些区域通常对应高等级矿点,但需注意矿点数量与亮度无直接关联。前哨站的选址应靠近资源密集区,便于基地迁移和矿队调度。迁移时需确保目标位置在1500距离单位内,并保留联盟身份以避免重新加入的麻烦。矿队行进路线建议通过前哨站维持曲率航行状态,减少常规移动耗时。
敌方可能使用高速小型舰船如FG300级实施偷袭,因此需在矿区部署侦查舰队并及时升级护盾系统。偷矿行为多发生在深夜或清晨等防守薄弱时段,可通过轮班值守或设置预警机制应对。若遭遇持续骚扰,可采用田忌赛马战术针对性配船,迫使敌方舰队频繁回防从而分散其前线兵力。采矿平台范围内的资源带允许两队工程舰同时作业,这种设计既能提升效率,也可通过分散采集降低被偷袭的整体损失。
金属矿作为建筑升级的主要消耗,应保证至少四个矿点同时开采;晶体矿影响高级平台和舰船生产,需维持三个矿点;重氢矿前期需求较低,但后期战列舰和航母消耗剧增,建议保留两个矿点持续采集。采矿平台升级至高级后,资源可直接交付平台无需返回基地,应逐步替换低级工程船,并停止非必要军舰建造以集中资源完成技术迭代。